返回第566章 功大于过  悲剧的小鹌鹑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更快章节推荐: 坐着看小说网【高速更新_www.zuozhekan8.cc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“你最后的一个过错就是放任北方游牧民族内迁。”&;&; 刘秀汗水止不住的流出:“啊?朕还有过错?!”&;&; 刚才任小天说的那些已经让他十分的惶恐了,谁曾想任小天居然还没说完。&;&; 杨坚走过去轻声安慰道:“朕们当初过来的时候也是如你一般。&;&; 你习惯了就好了,小天指出你的过错也能更好的改过不是?”&;&; 刘秀哭丧着脸。&;&; 这事他是真习惯不了啊。&;&; 这跟光着屁股在大街上裸奔有什么区别?&;&; 更别说在场的人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了。&;&; 自己这种脸算是没法要了。&;&; “想开点,你在你们大汉皇帝里也算是很优秀的那一批了。&;&; 朕听始皇帝说过,你们高祖刘邦来的时候也没少被小天数落。&;&; 连你们高祖都尚且如此,更何况你这个后代皇帝呢?&;&; 这么想想,你心里是不是能舒服些了?”&;&; “多谢这位兄台,朕心里缓和多了。”&;&; 刘秀略带感激的看向杨坚说道。&;&; 任小天看着重新打起精神来的刘秀说道:“刚才我已经说过,你在对外外交方面太过软弱。&;&; 这里放任胡人内迁也是其中的一项,只不过这一点对大汉乃至华夏所有的百姓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。&;&; 其实把胡人迁到大汉境内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只说。&;&; 但是你把他们迁入之后放任不管就是你最大的失误了。&;&; 原本华夏民族最强大的的地方就在于包容一切的同化能力。&;&; 原本只要和胡人混居,这样长期下来他们就会彻底变成大汉的百姓。&;&; 但是你却反其道而行之,将他们迁入大汉后置之不理,任由他们在大汉的土地上兴风作浪。&;&;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汉末三国之后五胡乱华导致大量百姓被杀,华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。”&;&; 刘秀心里一惊。&;&; 没想到自己想要跟异族缓解关系的举措居然最后会害了大汉?&;&; 贾复原本就不赞成将胡人迁入大汉的事情。&;&; 这时候他站出来抱拳说道:“陛下,臣听先生说完才知胡人内迁之事对我大汉百害而无一利。&;&; 臣斗胆请求陛下放弃胡人内迁一事。&;&; 若是胡人胆敢因此犯我大汉边境,臣愿请命出战。”&;&; 刘邦抚掌大笑道:“好好好!这才是我大汉的好儿郎啊!&;&; 刘秀,连你麾下将军都明白这个道理,你这个做皇帝的还想不通吗?!”&;&; 刘秀下定决心后握紧拳头说道:“高祖,朕明白了。&;&; 胡人内迁之事朕永不再提。&;&; 但凡胡人敢犯边,朕定将他们赶回草原去!”&;&; 刘启欣慰的点了点头。&;&; 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啊。&;&; 刘邦继续说道:“胡人入侵之事你也不用担心。&;&; 你若是真的打不过匈奴。&;&; 别忘了你后面还站着我和刘彻呢。&;&; 到时候我们可以出兵助你!”&;&; 刘启也附议道:“朕之一朝也是你的助力。”&;&; 刘贤哼了一声道:“既然高祖他们都去了,那你肯定是瞧不上朕那仨瓜俩枣了。&;&; 朕就不参与你的事了。”&;&; “多谢高祖,多谢景帝陛下,多谢武帝陛下...”&;&; 任小天将刘秀扶起笑道:“你们都是一家人,谈什么谢不谢的。”&;&; 看着其乐融融的大汉皇帝们,秦始皇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。&;&; “小天,刘秀的事你是不是还没说完呢?&;&; 他不是还有建立尚书台导致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。&;&; 还有坐视豪门世家壮大,土地兼并导致百姓流离失所。&;&; 这些个过错你怎么都没有提及呢?”&;&; 秦始皇这话一出,刘邦几人看刘秀的眼神又变了。&;&; 刘秀原本沉下去的心再次提了起来。&;&; 他在心中暗暗叫苦道:“自己跟始皇帝也没什么矛盾啊?怎么他就揪着自己不放呢?”&;&; 任小天乐道:“始皇帝您老是不是嫉妒人家大汉皇帝们了?”&;&; 秦始皇轻咳一声道:“寡人岂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?&;&; 方才是你说的,你话里有遗漏的地方让我们给你补充。&;&; 寡人这不是给你提个醒嘛。”&;&; 刘邦等人立马看向了任小天,似乎在等他说些什么。&;&; 任小天坐下后幽幽的说道:“其实您说的这两点我也有考虑。&;&;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能算是刘秀的过失。&;&; 我一点一点跟你分析哈。&;&; 先说成立尚书台一事,这件事单纯从皇权集权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。&;&; 刘秀的尚书台和刘彻时期的尚书台不同,是由皇帝直接垂直管理的。&;&; 这就相当程度上分散了三公的权力,军政民三大权力都被刘秀个人掌握。&;&; 这属于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制政治体制。&;&; 就跟我叔他废除宰相制度,集权于皇帝一人的情况类似。&;&; 当然了,凡事有利就有弊。&;&; 这种一元制政治的弊端就是非常考验皇帝的能力。&;&; 也只有我叔和刘秀这样的工作狂才能完全胜任这个职位。&;&; 强如我四哥那种帝王也受不了繁重的内政不得不设立了内阁。&;&; 这也是东汉为什么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,说到底就是皇帝的能力远远逊色于刘秀。”&;&; 说到这儿刘宏的脸上露出了羞红的尴尬表情。&;&; “其实封建时代无论哪种政治体制都有自己的弊端。&;&; 大明时期的内阁相较于东汉的尚书台算是更先进了吧?还不是有阁臣和宦官专权。&;&; 所以造成东汉宦官和外戚专权的主要原因也并不在刘秀这儿。&;&; 尚书台集权也无非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引子罢了。&;&; 难道没有尚书台,三公就不能把持朝政了?&;&; 说到底一切还是要看当朝皇帝的能力到底如何。”&;&; 秦始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&;&; “至于您说的放任豪族世家坐大这一点我个人是不能苟同的。&;&; 首先您要考虑到刘秀的起家史。&;&; 他能从一介没落的皇室旁支到天下共主,这中间少不了像是耿纯、寇恂等世家豪族的支持。&;&; 在这期间自然少不了利益上的交换,要不然别人凭什么推举他刘秀做皇帝?&;&; 要是刘秀当上皇帝立马就开始清算世家的话。&;&; 别说世家豪族本身就不好惹,单是民间的百姓就不会同意。&;&; 刘秀总不能放着自己的名声不要,去强行的剿灭世家吧?&;&; 再者刘秀也并不是坐视世家坐大。&;&; 他也推行过相当多的政策和律法来限制世家的膨胀。&;&; 甚至还大量提拔民间出身的官员来抗衡世家官员。&;&; 这一点包括刘秀的继任者刘庄也是这么做的。&;&; 其实东汉前期的世家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。&;&; 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限制让纸张无法普及,再加上东汉的察举制的缺陷。&;&; 这才让世家慢慢垄断了知识来源和官吏的任命。&;&; 到了那个时候才算是世家真正的崛起了。&;&; 所以我认为世家坐大的锅不应该全部扣在刘秀的脑袋上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