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4章 人殉制度 悲剧的小鹌鹑
“嚯,始皇帝你这儿可够热闹的啊。&;&; 咱看昭陵、乾陵这些地儿的人加起来都不及你这里人一半多呢。”&;&; 买了门票进入兵马俑后,朱元璋看着满坑满谷的游客倒吸一口凉气说道。&;&; 秦始皇嘴角抽搐了几下。&;&; 寡人倒是宁愿这里门可罗雀呢。&;&; 这么多人来看自己的陵寝,想想都不舒服啊。&;&; 用小天后世那句话怎么说来着。&;&; 这不是在自己坟头蹦迪吗?&;&; “哎,大哥你看。&;&; 那里居然还有昆仑奴呢。”&;&; 李元吉眼尖,指着几个黑人向李建成嚷嚷道。&;&; “三弟,莫要再说了。”&;&; 李建成看了一眼脸黑的秦始皇,拽了拽李元吉衣服说道。&;&; 李世民没有看见秦始皇的脸色。&;&; 他还饶有兴致的说道:“不止是昆仑奴,好像还有大食和波斯之人啊。”&;&; 秦始皇心里无数句国粹骂过。&;&; 若是只有华夏人来此还则罢了。&;&; 现在居然连异族都敢踏足他的帝陵了?&;&; 任小天拍了拍秦始皇的后背道:“始皇帝您看开点。&;&; 您的兵马俑现在是国际上知名的景点。&;&; 不止国内的游客,每天来的国外游客也是不计其数。&;&; 这一点也是国家允许的。”&;&; 秦始皇哆嗦了几下嘴唇没有说出话来。&;&; 不过他心里打定主意。&;&; 回去之后定要将自己的陵寝再挖的深些。&;&; 最好是谁都找不到的地方。&;&; “始皇帝,您在此处埋下这诸多兵俑却是为何?&;&; 难道您准备在阴间也要有一番作为吗?”&;&; 朱厚照往坑下看了一眼。&;&; 坑中陶制的兵、马、战车等排列有序。&;&; 从架势上来看不像是拱卫皇陵。&;&; 反倒是像一群整装待发的战士一般。&;&; 秦始皇犹豫片刻道:“寡人的确有此想法。”&;&; 朱厚照频频点头道:“您还真是好武啊。&;&; 这一点朕还是得跟你学。&;&; 要不将来朕也弄这么一批兵俑来陪葬?”&;&; 朱元璋一巴掌扇在朱厚照脑袋上:“你小子给咱干点正事!&;&; 别一天到晚脑子里就会打仗。&;&; 那是匹夫之勇,非帝君所为!&;&; 呃...嬴兄,咱不是说你是匹夫啊。”&;&; 秦始皇知道朱元璋并不是针对自己,所以也没有太在意。&;&; “兵马俑是秦始皇留给我们的世界奇迹。&;&; 这也同时代表着当时殉葬制度的改变。”&;&; 众人正在细细观看兵马俑的时候,另一处旅行团的导游正给团员讲解。&;&; 声音传到众人耳朵里。&;&; 刘邦抱着胳膊说道:“这兵俑怎么和什么制度还扯上关系了?”&;&; 任小天笑道:“人家说的没错,确实是说明了当时殉葬制度。&;&; 自夏商时期奴隶社会,奴隶主死后的殉葬品大多都是奴隶这样的活人。&;&; 自周朝建立周礼形成,人殉虽然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。&;&; 春秋战国时期仍有大批的国君以活人来殉葬。&;&; 秦国时秦武公以六十六人殉葬。&;&; 秦穆公比他更多,足有一百七十七人随其殉葬而死。”&;&; 秦始皇听到这儿多少有些尴尬。&;&; 毕竟任小天嘴里的都是他们大秦的先祖。&;&; “不过他们比吴王阖闾差的多了。&;&; 阖闾女儿自杀后,阖闾为其大修陵墓。&;&; 里面不光放满了金银珠宝,还令人舞鹤吸引当地的百姓观看。&;&; 成千上万的百姓被鹤吸引,不自觉的就跟着走进了墓室。&;&; 阖闾竟然让人封闭墓门,将万计的百姓全部埋了进去。”&;&; 尽管在场诸人大多都知晓此事,但在这个环境下再次听到此事仍旧觉得触目惊心。&;&; “自战国中后期开始,各诸侯国已经逐渐取消人殉的制度。&;&; 大秦建立后,民间的殉葬之风已经大为收敛。&;&; 可始皇帝您死了之后,胡亥这家伙居然比之前还要更甚。&;&; 后宫列女万馀人,非有子者皆令从死。&;&; 许多连始皇帝您面都没见过的宫女,也因此而冤死。&;&; 再算上被他投入的兄弟姐妹和修墓的工匠。&;&; 殉葬的怕是足有数万人之多。”&;&; “这个孽障!”&;&; 秦始皇猛然高呼一声,引得旁人纷纷侧目。&;&; 寡人的宫女嫔妃你若不喜,放出宫去也便是了。&;&; 为何要假借寡人的名义将其全部坑杀呢?&;&; 难道你就那么怕寡人有子嗣留下威胁你胡亥的位置?&;&; 工匠对大秦来说也是有用之才。&;&; 寡人又何曾授意说要让工匠殉葬了?&;&; 秦始皇几乎将钢牙咬碎。&;&; 恨不得将胡亥拉出来再鞭尸几顿以解郁结之气。&;&; 任小天继续说道:“自老刘建立大汉后,以活人殉葬之风再度受到扼制。&;&; 到了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。&;&; 那会的儒家视人殉为洪水猛兽。&;&; 从那时候起一直到唐末,人殉几乎从民间绝迹。&;&; 即便偶有皇帝会有活人殉葬,但也是极少的个人行为。”&;&; 刘彻不自觉的昂起了下巴。&;&; “可到了五代十国契丹族人建立辽国后。&;&; 人殉制度再度死灰复燃。&;&; 辽主耶律阿保机死后。&;&; 其皇后述律平光是大臣就杀了百余名为其殉葬。”&;&; 赵匡胤握紧拳头道:“又是契丹人!&;&; 朕早晚要将他们灭尽!”&;&; “辽金以后人殉制度再次兴盛,元朝时达到了顶峰。&;&; 成吉思汗铁木真死后,灵柩说过之处所遇之人尽杀之殉葬。&;&; 乃至有一个蒙古贵族死后,沿途居然杀了两万余人为其陪葬。&;&; 不光皇室如此,元朝蒙古还大肆鼓励民间殉葬。&;&; 历代王朝中以元、清两朝民间殉葬之风为甚。”&;&; 朱元璋瞪着雍正斥道:“你们这些鞑子,就是不开化!”&;&; 任小天面色严肃道:“叔,你快先别说人家了。&;&; 就跟您老干的是好事似的。&;&; 大明帝王殉葬的恶头就是从您这儿开始的。&;&; 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批评您,您别不当回事。”&;&; “啊?咱也让人殉葬了?”&;&; 任小天回道:“史载太祖崩,宫人多从死者。&;&; 我不信这些人都是自愿跟您而死的。&;&; 光是您后宫嫔妃殉葬的就有四十六人之多。&;&; 自您死后,这种恶习蔚然成风。&;&; 建文、永乐、仁宗宣宗皆跟您学习。&;&; 不是我说您,人死如灯灭。&;&; 您要处理胡惟庸、李善长、蓝玉这些人或许还有政治目的。&;&; 但那些个无辜的宫人您有什么理由让他们跟您陪葬?&;&; 您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,这点道理都不懂吗?&;&; 还是说您做了这么多年皇帝,已经脱离民间疾苦了?”&;&; 朱元璋把头深深埋下:“小天你教训的对。&;&; 此事确实是咱错了。&;&; 咱对不起她们。&;&; 咱一定痛改前非,否则咱就自戕以谢天下!”